當蕭條的風暴席卷而來的時候,企業領導人應該怎樣來執掌經營之舵呢?
下面依次講述豐采網的觀點,應對蕭條的五項對策。
第一項應急對策:構建企業內部良好的人際關系
蕭條是構建企業內部良好人際關系的絕好機會。
在困難的局面之下,職場和企業的人際關系受到考驗,同甘共苦的人際關系是否真的已經建立,職場的風氣、企業的風氣從正面受到考驗。
從這個意義上講,蕭條是調整和再建企業良好人際關系的絕好機會,應趁此機會努力營造更優良的企業風氣,這點十分重要。
經營企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經營者與員工的關系問題。經營者要愛護員工,員工要體諒經營者,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必須建立這樣的關系。
不是資本家和勞動者的對立關系,而是勞資雙方持有同樣的觀點,共同謀求企業的發展。應該形成這樣的企業風氣。
有的經營者以為平時與員工已經打成一片,員工理解企業的經營,與自己同心協力,所以到蕭條期就要求員工更加努力,要求員工做出自我犧牲。但想不到員工并不接受,出來抵制,經營者這才意識到企業內良好的人際關系完全沒有形成,事實擺在面前,不禁愕然。
蕭條這種災難到來時,本該齊心協力克服困難,但往往就在這時員工卻眾叛親離,導致公司分裂,甚至企業崩潰散伙,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企業里這種人心混亂的征兆稍有顯現,經營者就應該認真地反省。與員工重新建立信賴關系該怎么做才好,要與員工坦率地交換意見,自己也要拼命思考這個問題,這點很重要。
景氣好的時候這些問題不會顯現出來,但患難時才見人心。這時對企業內的人際關系不能一味地嘆息,而是應該徹底地思考如何改善,如何吸取教訓把今后的事情做好。
第二項應急對策:促進公司全員營銷策略
蕭條時期,全體員工都應成為推銷員。員工平時有不同的崗位,平時都會有好的想法、創意、點子,這些東西在蕭條時期不可放置不用,可以拿到客戶那里,喚起他們的潛在需求,這件事全體員工都要做。
營銷、制造、開發部門不必說,間接部門也要參與,全體員工團結一致,向客戶提案,創造商機,直到拿到訂單,向客戶交貨為止。
這樣做,不僅讓客戶滿意,而且當事人本人也能掌握整個商務流程。不僅僅是陪著銷售人員跑客戶、當助手,而是將自己平時好的想法、創意、點子結合到商品中向客戶推銷。蕭條時期這件事應該讓全體員工都主動思考。
會員版愛采購認為,通過全員營銷,大家就會產生一種同感:
即使是最尖端技術的企業,賣東西、銷售產品仍然是企業經營的根本。
名牌商學院畢業、擔任企業重要干部的人中間,有的人到客戶那里推銷產品卻不懂得要低聲下氣。必須要像小伙計一樣,低頭搓手道:“能不能請您下一點訂單呢。”向客戶低頭懇求,這是做生意的基礎。
營銷的基本態度就是要當“客戶的仆人”,只要是為了客戶我們什么都干。缺乏為客戶盡心盡力的精神,蕭條期要獲得訂單是不可能的。
讓缺乏這種經歷的人當企業的干部,公司很難經營得好。不管是搞生產的還是當會計的,任何部門的人,讓他們都經歷在別人面前低頭討訂單的辛苦,這是非常重要的。
正是在蕭條期讓全體員工都懂得要訂單有多難,經營企業有多難,特別是營銷部門以外的干部,讓他們有切膚般的體驗是很重要的。
第三項應急對策:公司應全力開發新產品
蕭條時期全力開發新產品非常重要。平時因工作忙碌而無暇顧及的產品,沒空充分聽取客戶意見的產品,都要積極開發,不僅是技術開發部門,營銷、生產、市場調查等部門都要積極參與,全公司團結一致共同開發。
蕭條時期客戶也會有空閑,也在考慮有無新東西可賣。這時主動拜訪客戶,聽聽他們對新產品有什么好主意、好點子,對老產品有什么不滿或希望,把他們的意見帶回來,在開發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中發揮作用。
現場許多技術開發人員平時就考慮過開發這樣那樣的新產品,希望有機會向某種新技術挑戰。因為太忙總不能著手研發。
比如做糕點的店家,很想使用新材料做些新式點心,但因為老產品一直暢銷,平時做老式點心已忙得不可開交。
但到蕭條期,過去的點心賣不好了,手頭沒活干了,正好機會來了,可以做新的嘗試了,可以試做試賣了。
蕭條期有了空閑,反倒可以進行新的嘗試,能夠發起新的挑戰,這時候也應該進行這樣的挑戰。
同時,蕭條期把這些新想法拿到客戶那里,因為蕭條,客戶也沒事干,閑得發慌。在仔細聽完你的意見后,他們也會提出新的創意。這些會催生意想不到的訂單,從而可以更大地擴展業務的領域。
蕭條期開發新產品,并不是手忙腳亂去開發全新的東西,利用自己過去做過的東西去喚起新的需求是完全可能的。在自己公司的技術、產品的延長線上開發出新產品,這是在蕭條期應該努力去做的。
第四項應急對策:公司內部始終保持高生產率
必須在蕭條期仍然保持高生產率,這點非常重要。因蕭條而訂單減少,要干的活少了,如果仍然由過去同樣多的人來生產,制造現場的生產效率會下降,車間里工作氣氛會松弛。
這種情況下,應該把多余的人從生產線上撤下來,維持制造現場的緊張氣氛。
在因蕭條而減產時,也決不降低生產效率,不僅要維持高生產率,而且去做平時無暇顧及的環境整理工作,去開展統一組織方向的哲學學習活動,這將成為使企業再次飛躍的推動力。
當然,企業必須有充足的內部留存。打造企業的高收益體質,確保足夠的內部留存,才可能應對危機,這點不可忘記。
第五項應急對策:企業徹底削減成本,擠出利潤
蕭條時期競爭愈加激烈,眼看著訂單數量、單價不斷下降,這時仍要維持盈利,就必須徹底削減成本,成本的下降程度要大于價格的下降才行。
但平時在削減成本方面已經做過很大努力,再要大幅削減成本,一般人都認為“太難了,不可能”。
但這不對!認為不可能的時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始!看似干的毛巾還要再用力絞,要努力徹底削減成本。
人工費不可能隨便降低,因此除了提高每個人的工作效率外,一切都要重新審視,各方面的費用都必須徹底削減。
“現在的制造方法真的是最好的嗎?有沒有更便宜的材料?”對過去的做法從根本上進行重新研究改進,堅決進行全面性變革,這一點非常重要。
不僅是制造設備等硬件,在組織的統合、廢除等軟件方面也要動手術,徹底地推進合理化,堅決削減成本。
蕭條時競爭激烈,價格不斷下降,在這種價格下仍要擠出利潤,必須徹底降低成本。
在接近極限的低價格下仍能做出利潤,如果能夠打造這樣的企業體質,因為蕭條不可能無限持續下去,等到景氣復元,訂單恢復時,利潤率將會迅速增長。
要努力通過降低產品成本來降低整個企業的盈虧平衡點。即使銷售額減半仍能做出利潤,如能打造這樣的企業體質,當銷售額恢復或者上升時,就會實現比過去更高的利潤率。
就是說在蕭條期,在價格低、銷售額低的情況下仍能產生利潤,這種肌肉型的企業體質一旦形成,當景氣復元、銷售額恢復時,就會成為高收益企業。
蕭條期正是增強企業體質的好機會。景氣好的時候訂單很多,為了完成這些訂單已經忙得不可開交。即使想要削減成本,員工們也不會認真實行,但到了蕭條期,全體員工都會非常認真,努力降低成本。
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蕭條才是企業徹底削減成本的唯一的機會。
如果這樣思考問題,那么蕭條降臨,企業努力削減成本,這不是迫不得已的、消極的對策,而是企業為了再次飛躍而采取的積極主動的改進經營的對策。
相反,“因為是蕭條,虧本也是沒辦法的事”,束手無策,不積極應對,那么即使景氣復元,也只能取得很少的利潤。這種企業的經營只會像走鋼絲一樣不斷左右搖擺。
抓住蕭條這個機會,花心血與員工共同努力,徹底推進削減成本的各種舉措,例如“走廊里的燈只開一半”、“廁所里的燈不常開,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不斷采取切實的措施。
看起來似乎是小事,但是與員工一起,一步一步、實實在在地削減經費,正是這種努力才是構建高收益企業的最切實有效的方法。
百度愛采購小助手希望,以自己粗淺的經驗,所講的應對蕭條的各項措施,能夠對企業家們有所啟示。百度愛采購小助手希望,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國能夠繼續穩定成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