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農耕文化源遠流長,是現代化農業大市。從賈思勰《齊民要術》傳世到“三個模式”聞名遐邇,現代農業一直是濰坊的金字招牌。作為中國現代農業代表的濰坊市,農業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有哪些?種業科研水平和競爭力絕對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前幾日,國家領導人到海南專門視察種業發展,必將為種業提升注入新的活力。讓“食飯碗”端得更牢,“菜籃子”更豐富,做大做強種業也是最關鍵一招。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連以服務業著稱的山東省會濟南都將每年整合不低于1億元資金支持現代種業創新發展,濰坊作為華東地區乃至中國現代農業的高地,種子被譽為農業的“芯片”和農業現代化的根基,也是濰坊未來農業競爭力的強有力保障。沒有三核和自貿區、省級開發區的加持,但是坐擁全國唯一的農綜區,必須要先從農業尤其是種業上下功夫,種業是濰坊特色,要爭當全國農業種業“領頭雁”,通過更強大的種業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展現更大作為。
“中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濰坊農業總產值更是早在2020年就超過千億元。2021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居全省首位。用全國0.59%的耕地、0.1%的淡水資源,貢獻了全國7.2‰的糧食、15.7‰的蔬菜、12.7‰的花生、19‰的農產品出口額,讓濰坊真正成為中國“米袋子、菜籃子、果園子和種子庫”的名號。現階段被國家多次點贊的濰坊農業要想持續服務國家戰略,要加大種子的研制開發和使用。對任何一個擁有現代農業的國家和城市來說,種子都極其重要。壽光是舉世聞名的中國蔬菜之都,青州是東方花卉之都,昌邑是華東苗木重要的集散地,安丘、昌樂、高密、諸城的農業都有明顯的特色,作為全國重要的農業基地和唯一農綜區所在地,筆者認為濰坊完全可以借助山東省和濰坊市的力量在新一輪發展中打造“華東種業之都”或“中國蔬菜種業硅谷”!各類種業在濰坊開發之后有巨大市場,濰坊完全可以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與偉大工廠計劃,打造種業發展環境優越、種業研發創新活力強勁、種業企業聚集、展銷平臺先進的“華東種業之都”。
豐采網了解到:濰坊進一步瞄準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鞏固擴大農業現代化、產業化領先優勢,如創新提升“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三個模式的主引擎作用,在山東省率先發布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標體系,壽光蔬菜產業集群入選全國首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全市獲評“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和“高質量發展進步縣”數量及獎勵金額連續兩年居全省首位,金額占全省總量的1/8以上;新增國家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三品一標”總數1152個,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持續增強。種業是現代農業健康發展的根基。全國種業的發展趨勢在濰坊有著最集中的體現,2013年,國家農業部和山東省政府簽署了《關于建設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合作備忘錄》,總投資數億元,集聚全國優質資源打造國家一流蔬菜種業研發平臺。2010年由濰坊壽光市政府推動組建的濰坊壽光蔬菜種業集團,開創了縣級層面進行設施蔬菜種子研發的先河。壽光種業集團已收錄種質資源2.1萬多份,構建起包含高標準種質資源庫、分子育種實驗室、種子周轉庫等從育種研發到種子生產的體系,培育出70多個自主研發的優良蔬菜品種。
濰坊國家農綜區是現階段全國唯一以農業為特色的國家對外開放綜合試驗區,在核心區搭建農業科技研發、集成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高端平臺等,在輻射區承接核心區先行先試成果,著力在產業融合、農業開放、農村綜合改革等方面創新發展,擴大示范效應,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安丘、壽光、諸城、青州、昌樂、昌邑作為濰坊國家農綜區輻射區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核心區與輻射區統籌聯動,通過種業的發展進行區域聯動,對加快濰坊全域農綜區建設意義重大。
作為蔬菜種業發展高地的濰坊壽光市已經成為蔬菜種業的“奧林匹克競技場”,誰的新品種在這里站穩了腳跟,就能走向全國。截至2020年底,壽光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已有13家,從事蔬菜育苗的單位發展到300多家,種苗年繁育能力達到17億株,產值10億元,國產蔬菜品種占有率已經達到了70%以上,扭轉了“洋種子”在壽光“獨霸江湖”的局面。
2013年,濰坊壽光蔬菜種業集團開始舉辦中國(壽光)設施蔬菜品種展(蔬菜種業博覽會前身),致力于搭建國內外互通互聯、資源共享的國際蔬菜良種展示、成果轉化、信息交流平臺。這只是濰坊種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濰坊壽光種博會作為全國最大的設施蔬菜展會之一,已連續成功舉辦14屆,搭建了國內外互通互聯、資源共享的國際蔬菜良種展示、成果轉化、信息交流平臺,為推動國際蔬菜種業合作交流開發、開放發展、創新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濰坊這個全國最大的農業市要爭取國家和山東省的支持,為中國種業貢獻更大濰坊力量。在壽光菜博會期間,集合壽光青州安丘昌邑資源,在濰坊農綜區舉辦“濰坊國際種業博覽會”或“華東國際種業博覽會”,集中進行蔬菜瓜果種子、糧食作物種子、各類種苗、 食用菌菌種、 拌種劑機、基質、苗盤床穴、果劑花藥、植物補光、播種機械、嫁接機器人等展示和銷售。為華東地區的種業繁育推搭建線上線下雙平臺,也為山東和全國的現代農業發展貢獻濰坊力量。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中國飯碗的底座,是農業大國的基石。種業處在農業產業鏈的最前端,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戰略性高技術產業。種子的研發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投入,這就需要科研院所的力量。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副院長張興平為濰坊市“種業科普大使”,全國蔬菜領域的方智遠、吳明珠、李天來、鄒學校4名院士擔任濰坊蔬菜種業顧問。濰坊擁有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中國農科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東有青島農業大學,西有山東農業大學和山東省農科院,濰坊本地也有濰坊農科院、濰坊科技學院和由昌濰農學院發展而成的濰坊職業學院……濰坊可以在市區東西兩側建設峽山湖實驗室和浮煙山實驗室,建設農綜區總部,并在壽光市、青州市、濰城區、峽山區、安丘等分別布局基地,以各相關研究機構為網絡,聯合國內頂尖種業力量,創建覆蓋華東的種業領域國家實驗室體系,讓濰坊成為“中國農業之鄉”,賦能“濰坊種業硅谷”的中創“芯”力。讓“中國蔬菜之鄉”壽光律動種業“中國芯”。
其實濰坊現在階段農業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還有待擴容,濰坊不僅要用好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濰坊科技學院、昌濰農學院(濰坊職業學院)資源,更要加強與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合作,合作將實踐基地和科研轉化基地放置于濰坊地區。除了中國農科院和山東農科院外,也可以引進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省內外農科名校的分支機構,聯動壽光,青州、昌邑。如果無法引入省內外大學,可以借鑒山東其他地市經驗,設置青島科技大學濰坊校區、濰坊科技學院濰坊中心校區。考慮到生物種業涉及領域寬、農業生態區域多樣等實際情況,濰坊可以通過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為引領,建設濰坊農林科技大學(學院)整合中國種業科研機構、高校院所、龍頭企業優勢力量,參與建設以“總部+基地+網絡”為模式的生物種業實驗室。“濰坊農林科技大學”可以設置在濰坊壽光東側、主城西北部,禹王濕地南側靠近城區部分規劃,也可以農綜區中國農業公園附近。如果濰坊學院轉型技術師范大學,昌濰農學院轉為了濰坊職業學院,是否可以將兩校的一部分生物類、農業類資源進行整合,直接服務于濰坊農林科技大學的建設。
三、做強濰坊種業招引,用好農業公園、蔬菜小鎮種植展示平臺。濰坊作為中國現代農業的標桿城市,完全可以策劃世界農業公園集中展示本市及世界農業發展成果,打造成為世界農業先進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體驗集聚區。發揮濰坊經濟開發區中國農業公園的影響力,建設世界農業公園。濰坊市旅游業發展也提出在濰坊建設“世界農業公園”,把濰坊打造成為區域性文旅康養高地、文化旅游消費中心和國家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品牌。通過濰坊世界農業公園項目策劃,提升濰坊現代農業和種業的國際影響力。即使不做世界農業公園和中國農業公園,也要在農綜區西部打造濰坊農業公園。
關于種子需要知道三點:第一,種子很重要,直接和糧食蔬菜產量掛鉤。第二,種子行業商業化成為一種趨勢。濰坊壽光蔬菜小鎮劃建設了六大片區,包括國際種業硅谷和設施蔬菜品種展示區,國際先進種植模式種植區,蔬菜專業合作社生產區,蔬菜全程標準化生產區,農業科技創新中心,以及配套生產加工區。以“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智慧化和融合化”為統領,集成應用荷蘭、以色列、日本、韓國和壽光最先進的設施農業裝備、生產管理工藝和優良品種,打造蔬菜全鏈條標準化集成示范和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基地,探索出一個在全省、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高質量發展的“壽光新模式”,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提供產業支撐。濰坊要發力壽光“濰坊國家農綜區蔬菜種業創新示范區”建設,借力省內外種業科創團隊力量,加強種業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實施濰坊特色的生物育種重大項目,高標準選育突破性新品種,有序推進產業化應用。在濰坊農綜區西部、壽光青州東部打造濰坊現代種業產業園,吸引國內外知名種業企業入駐,扶持優勢種業企業做大做強,促進產學研結合、育繁推一體,提升種業基地建設水平。第三,當今世界,基因工程在育種過程中有重要意義。濰坊有著中日韓產業博覽會的基礎,即使現在暫時沒法設置中日韓自貿區,也可以先開展中日韓種業合作發展計劃,同時濰坊與以色列、荷蘭也有很多的種業聯系。其實這些不能僅僅限于聯系,更重要的是要發芽、開花、結果。通過國際食品谷、世界農業公園提升濰坊主城區的發展和全濰坊競爭力。
四、發力壽光蔬菜種業,率先打造“中國蔬菜種業之都”
濰坊蔬菜種業始終保持全省、全國領先地位。先后建成了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中國農科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國際種業研發聚集區、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成立了國家級、山東省蔬菜生物育種重點實驗室、5家省級研究院;濰坊所轄壽光市是全國最大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和重要的蔬菜種子生產集散、信息交流和技術推廣中心,濰坊壽光市一直把加快蔬菜種業科技研發作為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率先在全國打造“蔬菜種業之都”。2012年壽光市出臺種業發展扶持政策,每年拿出2億元支持種子種苗產業發展,濰坊壽光蔬菜種業集團確立了購買已有成果、聯合定向研發、自主創新三步走戰略,投資2億元建設了中國壽光蔬菜種業科技創新孵化器。壽光蔬菜種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山東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等優勢科研院校開展人才合作和科研合作,聘請科研人員協同創新合作,從事商業化育種工作,加快育種進程。華以農業、天成農業、永盛農業等種業也可以成為濰坊種業發展的有力支撐。
濰坊市先后出臺《濰坊市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種苗產業發展的意見》《濰坊市關于現代農業種苗產業發展工作考核辦法》《關于加快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實施“人才興濰”行動加快構筑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關于支持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打造國際蔬菜種業人才聚集區的七條措施》等文件,推動我市現代種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引進國內外頂尖育種人才,打造國內一流科研平臺和團隊,培育出更多適宜全省乃至全國栽培的國產優良蔬菜新品種,為振興民族種業貢獻著“濰坊力量”,讓濰坊成為“華東種業之都”和“中國種業硅谷”。
雖然濰坊壽光的種業一直在努力,但是中國種子企業在蔬菜種子上還是非常弱勢,尤其是高端蔬菜的種子。2019年,中國進口了2.24億美元的蔬菜種子,占了總種子進口額的50%以上。高端蔬菜種子的市場現在還掌握在外國廠商手中。全國相關的農業科研機構和種業企業應該聚集壽光發揮規模效應,提升中國蔬菜種業的國際競爭力。
其實很多山東人所不了解的是中國蔬菜博物館與中國花卉博物館都位于濰坊市,濰坊市不僅要支持壽光市和青州市建設和運營好這兩個展館,更要用好這兩個展館的文化平臺,構建全國乃至世界人民關注蔬菜喜歡花卉的交流平臺,甚至可以通過這兩個展館設置濰坊主城區分展館,提升濰坊地區的文化自信和人文魅力。大家都知道濰坊屬于華東地區,一些濰坊人可能不知道華東局也曾經在濰坊辦公,濰坊青州曾有華東局和華東保育院、華東交通學院,著名的紅色大學“華東大學”也是在濰坊樂道院片區“廣文大學”舊址成立的,這也是山東屬于華東地區的重要原因之一。